《三国演义》版本及相关研究
一、版本概况
自明代罗贯中的《三国演义》问世以来,流传甚广,版本层出不穷。明代刻本有二十多种,清代刻本有七十多种,可谓古代小说中版本数量最多的。其版本大致分为三种:《三国通俗演义》《三国志传》《毛宗岗父子评改本〈三国志演义〉》。
二、主要版本
1. 《三国通俗演义》(“罗本”):为明嘉靖壬午本,早在唐末三国故事已在民间流传,北宋出现专讲三国分立故事的说话人,元朝有《三国志平话》,元末明初罗贯中在此基础上编撰出《三国志通俗演义》,一问世便有许多刊本。
2. 《三国志传》:形态多样,万历至天启年间的各种《三国志传》本(“俗本”)虽晚于嘉靖壬午本,但所宗祖本刊刻年代更早。
3. 毛宗岗父子评改本《三国志演义》(“毛本”):清康熙年间毛宗岗加以修改,附上评语,成为 120 回本,有《第一才子书》之称,近代人民文学出版社以此为基础进行整理,虽存在“技术性错误”,但仍是发行量最大的版本。八十年代以来,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《校理本三国演义》受到高度评价,是至今最好的版本。
三、版本研究成果
70 年前,郑振铎提出嘉靖壬午本为《三国演义》最早刊本,作者为罗贯中。1995 年,张志和发现《明书林黄正甫刊〈三国志传〉》版本,比嘉靖壬午本早 20 年,被认为是祖本,对作者提出质疑。近年来,国外学者魏安对各种非毛评版本进行研究,认为元末明初罗贯中写成原本《三国演义》,演化为现存各种版本的共同祖本。
四、版本影响及现状
在很长时期里,文学史、小说史论述《三国演义》时主要针对毛本,附带提及嘉靖本,对其他明代刊本不屑一提,影响了研究总体水平。现在市场上通行多种版本,如嘉靖元年刊本等,这些版本形成庞大体系,是了解、研究并传播三国文化的重要载体。
五、《三国演义》主旨思想
1. 表现权力、正义和道德冲突,追求社会公正、道义和人类善良。
2. 塑造多种人性品质,强调人性复杂性和多样性,追求美好品质。
3. 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,强调国家和民族荣誉尊严。
4. 反映当时社会政治、经济和文化状况,为了解古代历史文化提供参考价值。